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库

成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_成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图片

成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_成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图片

       在下面的时间里,我会通过一些例子和解释详细回答大家关于成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的问题。关于成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指日可待的意思解释

2.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3.成语源流大词典的内容提要

4.寓言故事演变的成语

5.请写出十个以上由历史演变而来的成语

成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_成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图片

指日可待的意思解释

       指日可待的意思是不久就可以实现。

       一、释义

       “指日可待”是一个成语,意为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期待某件事情的实现。传达了一种期待和乐观的态度,表示某个目标或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积极、有希望的情况,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感觉。

       在汉语中也比喻为“指日可待”,意思是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期待某个结果的到来。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生活等,表示某个目标或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

       二、演变

       “指日可待”这个成语的演变主要是在汉语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演变过程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词义的演变

       最初的“指日可待”指的是具体的事情或目标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达成,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各种事情或愿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

       2、用法的演变

       最初的“指日可待”只用于书面语,后来逐渐被人们广泛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

       3、形式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指日可待”的形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在不同的语境下,人们会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或组合。

关于用指日可待的例句

       1、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目标指日可待。

       2、成功就在眼前,只需要再坚持一下,指日可待。

       3、他的晋升机会指日可待,只要他继续努力。

       4、新的科技产品即将上市,它的普及指日可待。

       5、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实现目标指日可待。

       6、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的身体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恢复健康指日可待。

       7、我的研究项目在实验阶段已经取得了成功,现在只差一步就可以实现研究成果指日可待。

       8、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能够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指日可待。

       9、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长期努力的结果,指日可待。

       10、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指日可待。

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劳动群众的口语中,成语不断地产生、演变和发展.今天,它越来越多地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运用语言的各种场合,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成语非常丰富,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源于口语.

       这类成语是在人民群众口语中广泛流传之后见之于书面的,一般都比较通俗、生动.如:欢天喜地、细水长流、五花八门、指手画脚、量体裁衣、拐弯抹角、一干二净等.

       二、源于古书.

       即从几千年来的古代书籍中产生出来的,其中可分为:

       ①古代寓言的概括,如:自相矛盾、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杞人忧天等.

       ②历史故事的概括,如:草木皆兵、望梅止渴、破釜沉舟、完璧归赵、卧薪尝胆、三顾茅庐等.

       ③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豁然开朗、水落石出、百废俱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一鼓作气等.

       三、源于外来语.

       如根据佛经意译或改写而成的成语:昙花一现、五体投地、聚沙成塔、回光返照、惟我独尊、现身说法等.再如来自法语的成语:火中取票、象牙之塔等.

       四、新创造出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成语也不断产生、演变.从名家的作品、群众的口语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成语.如:多快好省、力争上游、推陈出新、争分夺秒、厚今薄古、自力更生、百花齐放、古为今用等.

成语源流大词典的内容提要

       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非常精练、非常有表现力的一种固定词组。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寓言故事的缩写,我国古代寓言很丰富,不和成语就是由寓言故事缩写或概括而成的。如“拨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二、历史事件的概括,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历史事件,后人用精练的词语加以概括,成为成语。如“完壁归赵”、“负荆请罪”、“卧薪偿胆”.“纸上谈兵”等。

        三、古书中词句的摘引或改写,我国历史悠久,文献内籍浩繁丰富,人们喜欢用古典作品中的某些语句来说明自己要表达的思想,长期习用,便变成了成语。有的则是从古书中摘引下来的原句。如:辗转反侧、擒贼先擒王、喜出望外等。也有的成语是由古书中的句子节缩而成。如:“千钧一发”、“缩自”、“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四、历代俗语的流传:一些俗语在历代群众中广泛流传后,见之于书面,形成成语。如“张冠李戴”(明朝流传的俗语)、“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宋代口语)

        五.新创造的成语。解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大量富有表现力的词组,由于广泛使用,已逐渐固定,成为新的成语。哪:“多快好省”、“又红又专”、“推陈出新”、“按劳分配”等。

寓言故事演变的成语

       探溯源头是成语研究者最为重视的一个工作。《辞源》、《汉语大词典》等书的编者、作者在探溯成语源头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总的看,很多成语仍存在源头不清、源头不准,甚至没有源头的情况。《成语源流大词典》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如成语“赴汤蹈火”,《辞源》以《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为源头,《汉语大词典》例句最早只举《三国志·魏志·刘表传》注引《傅子》:“今策命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成语源流大词典》则认为“赴汤蹈火”一词本源为《墨子兼爱下》“伏水火而死有不可胜数也”之语,并举《韩诗外传》二五章“命入朝廷,如赴汤火”为源头。这样将这条成语的源头向前提了一大截,而且无论从意思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是站得住脚的。

       对成语流变的梳理,是《成语源流大词典》的一个重要特色,它填补了词典界在这方面的空白。这项工作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成语的表现形态,还让我们非常清晰地了解到成语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如“平易近人”,原作“平易近民”,例子取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和《朱子语类》。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为“平易近人”,明清亦有“平易近物”、“和易近人”、“乐易近人”及“平易近情”等变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避讳对语言的影响,也可以看到一条成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流变。

       《成语源流大词典》不仅考察了成语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各种变式,还考察了成语的缩略形式及其引申形式。如“抛砖引玉”一条,词典列出了它的缩略形式“抛砖”、“砖引”、“砖抛”、“引玉”等;“旁敲侧击”一条,词典列出了它的引申条目“旁敲正击”等。

       基于对成语源流的考证,《成语源流大词典》在对成语语义的解释上有诸多发现和新见,进一步丰富了成语的语义内容。如“恍若隔世”,一般词典多解释为“多表示由于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慨”。本词典则指出,古人在使用这条成语时还常有另一个义项,即“形容优美的境界令人神往,好像换了人间”,并举明袁宏道等人例句,很有说服力。

       《成语源流大词典》在释义时,还适时采用古人注疏,使得对成语本义的理解更加准确。如“空穴来风”,《成语源流大词典》认为语出《庄子》“空门来风,桐乳致巢”,并引司马彪注:“门户空,风喜投之,桐子似乳,着叶而生,鸟喜巢之。”由此可见,“事出有因”是这条成语的本义。现在一些成语词典将“空穴来风”释成“事出无因”,是没有根据的。

       《成语源流大词典》在使用考证材料上十分严谨,讲究学术规范。本书是以探源溯流为特色的,故对材料的最初性和原始性十分重视。如“竭泽而渔”一条,《成语源流大词典》在举出了《吕氏春秋·义赏》的例子后,又列出了《文子·上礼》、《文子·上仁》、《淮南子·本经训》、《淮南子·主术训》、《淮南子·人间训》等出处。其副条“干泽而渔”,在举出《说苑·权谋》的例子后,又指出“语并见《琴操·盘操》、《孔子家语·困誓》等”。可以说基本上把有关这一成语的相关资料都列出来了。本书作者有很强的版本意识,它使用了上千种古代典籍,基本上都是被学术界公认的较好版本。如《二十四史》选用的是中华书局标点本,四书五经用的是中华书局的《十三经注疏》,《红楼梦》用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三家评”本等。好的版本,既保证了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又十分方便阅读者查阅和使用。

请写出十个以上由历史演变而来的成语

       “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 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余音绕梁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途中盘缠用尽,唯有卖唱为生。她一路走一路唱,歌声的美妙动人,可谓登峰造极。她人走了,大家还是觉得她仍在自己身旁,歌声仍旧回旋在屋梁之间,久久不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就原于此。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唐代蓍名琴歌,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 “阳关”、“谓城”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三叠指的是全曲三段基本上是一个曲调变化反复三次。

       《阳关三叠》传至后代,有多种曲谱和唱法,仅宋时就有三种,苏轼曾说他本人就听过两种。现存《阳关三叠》琴歌谱共30多种,它们在曲式结构上有些差别,曲调则大同小异。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以同音反复作为结束音,强化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与诗的主题十分吻合。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闵(min)王继承了王位。齐闵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闵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 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下里巴人

       中国流传的“下里巴人”的成语故事,讲的就是2000多年前战国时,有客人在楚国郢都唱巴人歌曲,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这可以说是有史记载的世界上最早最有名的“流行歌曲”了。巴部族以白虎为图腾,以部落首领廪君(传说是白虎的化身)为祖,勇猛且善歌舞。公元前1000多年前,武王伐纣,联合八百诸侯,其中“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对牛弹琴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低头一个劲地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钟鸣鼎食

       司马迁论人能出类拔萃,富甲一方,实有非凡之毅力。盖人精打细算,勤奋节俭,乃生财致富之正途,故致富者必出奇制胜也。耕田务农乃繁重之业,而秦杨以之为一州首富。掘坟盗墓本为作奸犯科,而田叔以之起家兴旺。赌技博戏本为不良之行,而桓发以之而富甲一方。沿街叫卖为男人贱业,而雍乐成以之殷实富饶。贩脂卖膏为耻辱之业,而雍伯以之获利千金。卖水鬻浆本为小本经营,而张氏以之赚钱千万。磨刀砺剑本为雕虫小技,而郅氏以之列鼎而食。售羊胃肉脯乃微不足道之事,而浊氏以之车马成行。为马治病乃低浅医术,而张里以之击钟佐食。彼等皆由于专心笃志而致富也。“钟鸣鼎食”之成语,即由此典故演变而来。

       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旧时还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焚琴煮鹤

       释义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来源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这个成语是说是说古代某大人物,以风雅人士自居,又是吟诗又是自费出书,据说曾留学车迟之国镀过金。 见了当老师或写文章的家伙, 都亲切握手,热烈交谈 。很是一番高级境界。一位朋友送他古琴一张,白鹤一对。 过了两天去拜访,那大号之官早当成烂木头和鹭鸶炖靓汤喝啦。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郑卫之音

       典出于《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魏文侯问子夏说:“我听古代音乐,既高雅又正统,往往担心自己会睡着,因为听起来很疲倦;而听郑国(国都在今新郑)和卫国的音乐时则不知疲倦,虽然郑、卫之音乐被认为是*糜之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古代音乐和现代音乐、传统音乐和通俗音乐的差别就是如此吗?”

       后来在对礼乐的观点上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孔子提倡雅乐,故而郑卫之音便一直受到排斥,但生命力极强地受到大部分人的喜爱,被称为俗乐。糜丽的文风也称为“郑卫之音”。

       今天关于“成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