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家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筇怎么读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筇怎么读的广泛内容,我将用我的知识和经验为大家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回答。
1.书谢御史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赏析
2.筇枝什么意思
3.薅纛鼐鬻戗脔耋鞫筇鍪綦牖猷饔 拼音怎么读
4.读唐诗 学写诗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5.竹字头的字都怎么读
书谢御史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赏析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书谢御史
吴敏树清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莫敢诘
②先生文章名一时
③汝敢笞我!
④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小题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小题3:.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 没有人(谁)②著名 闻名 ③ 用竹板打 ④借
小题2:① 宰相和珅位高权重,气焰嚣张。
② 这辆车怎么能再让宰相乘坐呢!
③(他)喜好山水,于是游遍了江苏浙江一带,所到的地方,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捧着竹杖草鞋欢迎他。
小题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谢御史因鞭打和珅家奴,焚烧和珅的车子而被削职的故事。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品质。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语境,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如本题中,②中名和④中的假在这里是古今异义,分别是著名、闻名、借的意思,而③中的笞是名词作动词,用竹板打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中翻译时要注意:①用事:位高权重;②岂复: 怎能再;③奉筇屐迎: 捧着竹杖草鞋欢迎他。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于记叙文的内容概括,通常采用什么人干什么事,结果怎样的句式来表述,如本题中,主人公是谢御史,事件是鞭打和珅家奴,焚烧和珅的车子,结果是谢御史被削职,整合起来就是这段文字主要写了谢御史因鞭打和珅家奴,焚烧和珅的车子而被削职的故事,对于人物品格的分析,结合原文内容归纳。如从在别人虽知和珅仆人不对却畏于权势都不敢去审查时,谢御史去去审查并痛笞奴,遂焚烧其车,可看出他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品格。
参考译文:谢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芗泉先生。在乾隆末年,宰相和珅掌权,权势很大。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珅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谢芗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这个奴仆说道:敢鞭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谢先生说:这辆车怎么还能够让宰相乘坐呢!大街上,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这真是好御史啊!和珅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谢先生的文章在当时很闻名,他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谢先生喝酒作诗,名气愈来愈大,全天下的人都传扬称道烧车御史的名号。和珅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
筇枝什么意思
译文: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灸热敷的方法,一会儿便觉得轻松安适。朱熹非常高兴,重重地感谢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扶着我行走,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放下拐杖笑得像个儿童,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蹒跚而行的老头了。”
道士拿到诗后就直接离开了。没有几天,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但这时)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害其他人罢了。”
原文: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
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出处:《鹤林玉露·卷十一》——宋·罗大经
扩展资料
字词注释
1、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号“文”,故称朱文公。
2、道人:道士。
3、灸: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
4、筇:竹名。
5、勃窣:匍匐而行。(在句中可解释为“蹒跚而着走”)
6、作:发作。
7、亟:立刻,立即。
8、莫:没有人。
9、误:耽误、加害。尝:曾经。去;离开
10、旋:一会儿
11、厚:重
12、谢:报答
13、径:直接
14、甚:严重,厉害
15、作:发
16、于:比
17、持:拿着
18、尔:罢了
19、罪:惩处,判罪
20、恐:恐怕,担心
21、安:舒服
22、去:离开
参考资料:
薅纛鼐鬻戗脔耋鞫筇鍪綦牖猷饔 拼音怎么读
筇枝的意思是筇竹杖。筇枝,读音为qióng zhī,汉语词语。出自宋·陆游《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诗:“百年醉魂吹不醒,飘飘风袖筇枝横”。
在古代的传世文献、出土文物之中,筇竹杖是个出镜率极高的物件。在距离我国云南昆明筇竹寺几千公里的阿富汗北部,出土的各式陶器画上时常会出现异邦人手持筇竹杖的形象。而品读我国历代文人的诗词时,可以发现筇竹杖渐渐演化成了表征特定含义的意象。
从西南地区的特有物种到专以其命名一座历史久远的寺院,再到沿着南方陆上丝绸之路长途运送至西域的热销商品,乃至于在诗词书画中大量出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筇竹杖都拥有着神秘且持久的特殊魅力。
《山海经》记载:“龟山,其木多榖、柞、椆、椐……多扶竹。”西晋郭璞笺注《山海经》,并称:“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由此可知,所谓的扶竹、扶老竹即是筇竹,而到了明清时期,筇竹又被称为暴节竹、罗汉竹。
筇竹是西南地区的珍稀竹种,主要生长于云南高原东北角关河流域诸山,以及四川盆地小凉山脉、大娄山系诸山。
读唐诗 学写诗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hāo
薅
dào
纛
nài
鼐
yù
鬻
qiāng(qiàng)
戗
luán
脔
dié
耋
jū
鞫
qióng
筇
móu
鍪
qí
綦
yǒu
牖
yóu
猷
yōng
饔
竹字头的字都怎么读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维(唐)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注释:
筇(qióng)竹杖:用筇竹所制的手杖。
虎溪头:溪名,相传晋慧远法师居庐山东林寺,送客不过溪,过此,虎辄号鸣,故名虎溪。
译文:
傍晚拿着筇竹手杖,相约在虎溪头等。
催着快点走,听到了山谷的回响,沿着水流回到暂住的房屋。
野花一丛丛绽放,时而听到谷鸟的鸣叫,更显幽静。
夜晚坐在空寂的寺院,松风吹过来,好似凉爽的秋风。
赏析:
此诗写王维与友人一起到感化寺游玩,并且拜访昙兴上人。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平话入诗,交待出游的时间,约定相会的地点。寥寥数字,就将诗人出游前的兴奋尽数托出,本可以一同走,却偏要相约,“相待”二字写出诗人迫不急待的心情,因走得太快,不一会儿就将同伴抛在身后了,只好相约在哪会面。
颔联: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催”字进一步突出诗人的速度之快,不时地催促朋友快一点来,脚步轻快,心情也是轻快的。此时的王维不再有“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闲淡和寂寞了,山谷的回响,山溪的流水声,更显出山路的寂静。人语响、山响、水流响,好似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串成了一曲欢快的旋律,伴随着诗人轻快的脚步,回到暂住的山房。
颈联:“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虽然行速之快,然而细心的诗人并没错过路旁一丛丛绽放的山花,也没有错过谷鸟的一声鸣叫,“一声”二字极神,以动衬静,山谷也更显幽静,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尾联:“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一“空”字,将诗中前几句的欢快尽收囊中,风过松林,松风阵阵,恰似凉爽的秋天。至此,一幅与友登山出游图在一片松林的空寂中收笔。
王维的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既有“野花丛发好”的五彩缤纷,也有“夜坐空林寂”的禅悟;既有“催客闻山响”的轻快,也有“谷鸟一声幽”的寂静。于闲淡安静中透出万物的无限生机。不由得想到,人的一生也何尝不是如此。
笔划 汉字 拼音 笔划 汉字 拼音
6 竹 zhú 8 竻 lè
8 竺 zhú 9 笃 dǔ
9 竿 gān 9 笈 jí
9 竽 yú 9 竾 chí
9 笁 zhú 9 笀 máng
9 竼 péng 9 笂 wɑn
10 笆 bā 10 笓 bì
10 笏 hù 10 笄 jī
10 笅 jiǎo 10 笋 sǔn
10 笑 xiào 10 笊 zhào
10 笫 zǐ 10 笒 cén
10 笐 háng 10 笉 qǐn
10 笍 zhuì 10 笇 suàn
10 笌 yá 10 笖 yǐ
10 笎 yuán 11 笨 bèn
11 笾 biān 11 笞 chī
11 笪 dá 11 笛 dí
11 第 dì 11 符 fú
11 笰 fú 11 笴 gǎn
11 笱 gǒu 11 笳 jiā
11 笺 jiān 11 笠 lì
11 笭 líng 11 笢 mǐn
11 笯 nú 11 笸 pǒ
11 筇 qióng 11 笙 shēng
11 笥 sì 11 笤 tiáo
11 笮 zé,zuó 11 笩 fá
11 笣 bāo 11 笧 cè
11 笚 dā 11 笗 dōng
11 笲 fán 11 笵 fàn
11 笟 gū 11 笷 mǎo
11 笽 min 11 笝 nà
11 笡 qiè 11 笻 qióng
11 笘 shān 11 笶 shǐ
11 笹 tì 11 笜 zhú
12 笔 bǐ 12 筚 bì
12 策 cè 12 答 dá,dā
12 筜 dāng 12 等 děng
12 筏 fá 12 筀 guì
12 筋 jīn 12 筥 jǔ
12 筐 kuāng 12 筈 kuò
12 笿 luò 12 筌 quán
12 筛 shāi 12 筳 tíng
12 筒 tǒng 12 筅 xiǎn
12 筵 yán 12 筝 zhēng
12 筑 zhù 12 筘 kòu
12 笋 sǔn 12 筊 jiǎo
12 筬 chéng 12 筂 chí
12 筕 háng 12 筓 jī
12 筙 lái 12 筁 qū
12 筎 rú 12 筄 yào
12 筃 yīn 12 筗 zhòng
13 笕 jiǎn 13 筴 cè,jiā
13 筹 chóu 13 筻 gàng
13 筦 guǎn 13 简 jiǎn
13 筠 jūn,yún 13 筷 kuài
13 筢 pá 13 签 qiān
13 筲 shāo 13 筮 shì
13 筭 suàn 13 筱 xiǎo
13 筼 yún 13 筯 zhù
13 筰 zuó 13 筞 cè
13 筩 tǒng 13 节 jié
13 筟 fū 13 筸 gān
13 筶 gào 13 筨 hán
13 筺 kuāng 13 筤 láng
13 筣 lí 13 筽 o
13 筡 tú 13 筪 xiá
13 筿 xiǎo 14 箄 bǐ,pái
14 箅 bì 14 箔 bó
14 箣 cè 14 箪 dān
14 箙 fú 14 箍 gū
14 管 guǎn 14 箕 ji,jī
14 箘 jùn 14 箜 kōng
14 箩 luó 14 箧 qiè
14 箐 qìng 14 箬 ruò
14 箑 shà 14 算 suàn
14 箨 tuò 14 箢 yuān
14 箸 zhù 14 箝 qián
14 笺 jiān 14 箎 chí
14 箇 gè 14 箠 chuí
14 箓 lù 14 箃 zōu
14 箆 bì 14 箥 pǒ
14 箁 póu 14 箈 tái
14 箉 guǎi 14 箌 zhào
14 箛 gū 14 箟 jùn
14 箂 lái 14 箖 lín
14 箞 quān 14 箊 yū
14 箚 zhá 14 筝 zhēng
14 箤 zú 15 箯 biān
15 篅 chuán 15 篌 hóu
15 篁 huáng 15 箭 jiàn
15 篑 kuì 15 篓 lǒu
15 篇 piān 15 箱 xiāng
15 篂 xīng 15 箴 zhēn
15 篆 zhuàn 15 箧 qiè
15 范 fàn 15 箲 xiǎn
15 箷 shī 15 篨 chú
15 箺 chūn 15 箹 yuē
15 箽 dǒng 15 篈 fēng
15 篐 gū 15 篊 hóng
15 箶 hú 15 箿 jí
15 箻 lǜ 15 篃 mèi
15 篎 miǎo 15 箳 píng
15 篏 qiàn 15 箾 shuò
15 篍 qiū 15 箵 xīng
15 篒 yì 15 箰 sǔn
15 箼 wū 15 箮 xuān
16 篦 bì 16 篰 bù
16 篪 chí 16 篘 chōu
16 篡 cuàn 16 篚 fěi
16 篙 gāo 16 篝 gōu
16 篮 lán 16 篱 lí
16 篥 lì 16 篢 lǒng
16 篷 péng 16 篠 xiǎo
16 簉 zào 16 篹 zuǎn,zhuàn
16 笃 dǔ 16 筑 zhù
16 筚 bì 16 筛 shāi
16 簑 suō 16 篛 ruò
16 篬 qiāng 16 篴 zhú
16 篕 hé 16 篧 zhuó
16 篯 jiǎn 16 篭 lóng
16 篞 niè 16 篣 péng
16 篟 qiàn 16 篖 táng
16 篔 yún 16 篗 yuè
16 篜 zhēng 16 篫 zhù
17 簇 cù 17 篼 dōu
17 簖 duàn 17 簧 huáng
17 簕 lè 17 簏 lù
17 篾 miè 17 簌 sù
17 篿 tuán 17 簻 zhuā
17 篲 huì 17 簒 cuàn
17 篓 lǒu 17 簃 yí
17 簆 kòu 17 篻 piǎo
17 簎 cè 17 簅 chǎn
17 篵 cōng 17 簓 sā sā lā
17 簂 guó 17 簄 hù
17 簊 jī 17 簗 zhù
17 簐 niǎn 17 篺 pí
17 簈 píng 17 簁 shāi
17 簔 suō 17 簘 xiāo
17 篶 yān 18 簦 dēng
18 簟 diàn 18 简 jiǎn
18 簩 láo 18 簰 pái
18 箪 dān 18 篑 kuì
18 簙 bó 18 簤 dài
18 簜 dàng 18 簥 jiāo
18 簝 liáo 18 簶 lù
18 簚 mì 18 簢 mǐn
18 簲 pái 18 簯 qi
18 簱 qi 18 簛 shāi
18 簭 shì 18 簨 sǔn
18 篽 yù 19 簸 bò,bǒ
19 簿 bù 19 籁 lái
19 籀 zhòu 19 籆 yuè
19 簹 dāng 19 签 qiān
19 帘 lián 19 箫 xiāo
19 簳 gǎn 19 簼 gōu
19 籈 zhēn 19 簴 jù
19 簬 lù 19 簵 lù
19 簺 sài 19 籂 shi
19 檐 yán 19 籅 yú
20 籍 jí 20 籋 niè
20 籊 tì 20 籎 yí
20 筹 chóu 20 籇 háo
20 籄 kuì 20 篮 lán
20 籏 qi 20 籉 tái
20 籕 zhòu 21 籑 zhuàn
21 籖 qiān 21 籐 téng
21 籓 fān 21 籔 sǒu
21 籒 zhòu 22 籧 jǔ,qú
22 籝 yíng 22 籙 lù
22 箨 tuò 22 籁 lài
22 籛 jiǎn 22 籚 lú
22 籡 shen shi 22 籘 téng
22 籗 zhuó 23 笼 lóng
23 籣 lán 23 籥 yuè
23 签 qiān 23 籢 lián
23 籨 lián 23 籞 yù
23 籦 zhōng 24 籩 biān
24 籪 duàn 24 篱 lí
25 箩 luó 25 籭 shāi
25 籫 zuǎn 26 籰 yuè
26 籯 yíng 30 籱 zhuó
32 吁 yù
好了,关于“筇怎么读”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筇怎么读”,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